【常识】火场逃生有何“门道”?
错误的逃生方法 倒在了逃生路上
2013年2月23日凌晨,浙江温岭市泽国镇三间民房发生火灾,事故造成8人死亡、17人获救。遇难者6成年人1婴儿1幼童。遇难者因为错误的逃生方法,倒在了逃生路上。而获救的人当中有人因懂逃生技巧,和自己家人一起成功逃生。如果8位遇难者都能掌握熟练的逃生技巧,本可以存活下来的。8位死亡的居民遗体,有6具是在楼道搜救到的,另外2具在室内发现,其中1个门房敞开,还1个倒在靠门的位置。
“如果他们都呆在房间里,把门关紧,将门缝塞上湿毛巾,再用湿毛巾捂住鼻子,等待消防官兵救援就不会出事。”消防人员陈志刚说,一般辖区内出现报警,消防官兵5分钟之内就能赶到现场。消防官兵搜救时,在3楼301房间的浴室里发现了4只大公鸡,4只大公鸡都安然无恙。浴室空间相对封闭,发生火灾后,可以成为安全的逃生处。“躲进浴室后,用湿毛巾、被子塞住浴室门缝,然后将喷头打开,可以起到驱散烟雾的作用。”
错误逃生方法让他们陷入危险:吴师傅跑到安全通道时,里面都是烟,为了活命,只得横下一条心往楼下跑,越往下浓烟越浓。走不了几步,就会感到烟熏得无法呼吸了。勉强走了两层楼,里面浓烟太大,就连楼梯都看不清了,吴师傅和其他业主只得折返回去。“当时好惨,我们呼吸都不行了。”吴师傅说,一起折返回去的有十多人,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,有的还哭了起来。这时候,一些低矮楼层的业主跑到了地面。一个个脸漆黑如包公,有的还忍不住咳嗽,吐出来的都是黑痰。
懂得逃生技巧,助他救出妻子:杨德建夫妻住在602室。他说,幸亏自己掌握了一些逃生技巧,紧急情况下救了自己,也救了妻子一命。早上2点50分左右,杨德建意识到着火了。楼道里烟雾很大,正通过门缝往屋里钻。杨建德赶紧打开窗户,让新鲜空气进来。然后,他叫醒妻子,拨打119电话,同时跑进卫生间,拿了两条湿毛巾出来捂住鼻子。他本想和妻子逃往7楼顶部的阳台,但是楼道烟雾太大,他们根本走不出去,只好呆在房间内等待救援。等待过程中,两人意识越来越模糊,妻子眼看就要昏迷过去了,杨德建赶紧给她做人工呼吸。约1个小时左右,消防官兵搜救到6楼,杨德建夫妻被成功救出。
消防提醒:这样逃生才正确:消防员告诉这些业主:“其实,你们逃生时,如果从家里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可以有效避免被烟熏,火场逃生时,应该弯腰避开浓烟。”如果居住的楼层较高,无法跑到楼下时,应该往楼顶跑,然后在楼顶用醒目的东西提醒到场的消防员,就可以平安获救。
火场逃生有烟别乱跑
2015年1月14日4时30分许,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解放塘社区一住宅楼室外停车棚内电动车起火,浓烟向楼道蔓延,因为对逃生知识掌握和使用的不足,造成楼道逃生的8名人员死亡。
现场目击者称,一辆电动车着火后引燃了旁边助力车的油箱。
据解放塘社区一负责人称,当日4点15分,他得知社区内新民小区着火,赶到后发现着火地点为小区内空地上的停车棚。小区的居民多为外来务工人员。
“电动车着火后,引燃旁边助力车的汽油箱,当时火焰1米多高,产生很多浓烟,把墙壁都熏黑了。”该负责人称,火势顺风向,浓烟蔓延至旁边居民楼,楼内人员惊慌下楼逃生。
该小区一位居民称,火灾发生后,消防车很快赶到,进行施救。但浓烟在楼梯内很难消散,蔓延到4楼左右,能见度很低,烟雾十分呛人。居民楼内有左右两个逃生通道,两边门都是开的,事发时逃生居民没有尝试向另一个楼梯跑。
毒烟是火灾第一杀手
火灾中出现死亡,多数是被毒烟熏倒窒息死亡的。逃生过程中出现死亡,多数都是因为逃生方式不正确造成的。而且,火灾中出现的死亡人员,很少有被火烧死的,多数是被毒烟熏倒窒息死亡的。烟雾可以说是火灾第一杀手,如何防烟是逃生自救的关键。如果楼道有烟千万别乱跑,人永远没有烟蔓延扩散的速度快,如果逃生不当极容易造成伤亡。火灾发生时,该如何正确逃生?又该如何防烟避免伤亡?
在火灾突然发生的情况下,由于烟气及火的出现,高温的灼烤,场面混乱,多数人都会心理出现恐慌。这时,惊慌失措,束手无策往往是最可怕的,也最容易引发拥挤踩踏和伤亡事故。因此,保持冷静 是第一要务。强令自己镇静,迅速判断火势趋向和灾情发展方向,及时选择正确逃生方式,而不是盲目地跟从人流相互拥挤、乱冲乱撞。
楼道有烟不要往外乱跑
火灾发生了,是迅速逃生还是留守待援?这是一个两难选择,许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去选。如何正确逃生,则要根据着火现场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。
房间着火时,应根据火势情况,从最便捷、最安全的通道逃生。如疏散楼梯、消防电梯、室外疏散楼梯等。一般说,火灾初期,烟少、火小,只要迅速撤离,是能够化险为夷,安全逃生的。
房外着火时,居民们身在室内就要冷静了,千万不要盲目逃生。开门前要先用手触摸门把锁,若温度很高,或有烟雾从门缝钻进,千万别贸然开门;若温度正常,可打开门缝观察外面通道的情况,再决定是否逃离。
如果大火和浓烟封闭通道无法逃离时,只能退守房内采取相应对策:用湿布条堵塞门窗缝隙,用水浇在已着火的门窗上等待救援。在自己家中得知居住建筑其他楼层(住户)发生火灾后,若发现走廊烟雾较大,情况不明,盲目逃生要比返回屋内固守待援危险得多。
是逃是留看火在楼上楼下
啥情况该往下跑,就需要看着火的是在楼上还是楼下。
着火点在本楼层时,应就近跑向紧急疏散口,遇有防火门要及时关上。若楼道被烟气封锁,可弯腰低姿前进逃离火场,最好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,阻挡有毒烟雾;若必须经过火焰区,一定要将衣服用水浇湿、用湿毯子裹住全身或用湿衣服包住头部等部位,万一衣服着火则要用打滚等方式扑灭火苗。
同时,还要记住千万不要乘坐普通电梯逃离。因为烟气会通过电梯井蔓延,或突然停电电梯门打不开而无法逃生。
如果着火点不在本楼层,在上层的,应就近向紧急疏散口、向楼下撤离逃生。如果着火点位于下层的,且火和烟雾已封锁向下逃生的通道,向楼顶逃生理论上可行,最好方法就是回到屋内固守待援。居民可通过打开窗户、摇晃红布呼喊,夜间可使用手电晃动提醒,向前来营救人员求援。
在室内固守待援,千万不要钻到床底下、衣橱内、阁楼上躲避火焰或烟雾,这些都是火灾现场最危险的地方,又不易被消防人员发现而获救。
爸爸扔下女儿 落在众人拉起的床垫上
2016年6月5日7时7许,浙江省温州市区南瓯景园21栋203室发生火灾,火势很大,浓烟滚滚。危急时刻,住在3楼的一对夫妻带着女儿跑到阳台上,男的把一张床垫扔下楼,很快楼下的几个邻居拉起床垫,男子把3岁半的女儿扔了下来,邻居们准确无误地接住。随后,男子也从楼上跳下,邻居们再次准确接住,巨大的冲击力把床垫都从邻居们手里冲脱了。幸运的是,父女俩都毫发无损。不过在之前女户主还没等邻居们赶到已经跳下,腰部扭伤。
从火中跳楼逃生的男子姓韩,他说自己在睡梦中被外面的喊声叫醒,“听到有人喊着火了,起来本来打算走楼梯,用毛巾浸了水,结果一开门发现楼梯通道整个都看不见,没有看到火光但很热,我就赶紧关门。”
韩先生把孩子床的床垫、被子、枕头扔到楼下,准备跳楼逃生,幸亏邻居们帮忙拉住床垫。
据了解,着火的203室是出租的,租户开淘宝店,客厅里堆满了货物和包装盒。当时客厅里的货物着了火,火势并没有蔓延开。但租户逃离时,禁闭窗户,房门大开,结果浓烟都从大门出来往楼上冲,就像烟囱一样。
其实楼上的住户完全可以安全从楼梯逃离,只是因为楼道浓烟太大,都不敢贸然下来,以至于韩先生一家铤而走险跳楼逃生。
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启门窗
房间门窗紧闭时,空气不流畅,室内供氧不足,因此,火势发展缓慢,一旦门窗被打开,新鲜空气大量涌入,火势迅速发展;同时大量烟气涌入,容易使人中毒、窒息而死亡。同时,由于空气的对流作用,火焰就会向外窜出,所以在发生火灾时,不能随便开启门窗
在室内发现外部起火,开启房门前,应先触摸门板或门把手,如果发热或有烟气从门缝窜入时,不要贸然开门,应设法从其它出口逃脱。必须开门时,应缓慢开启,并在一侧利用门扇等物作好掩护,防止被烟气熏倒或被热气浪灼伤。最好能用湿布或湿被子做掩护。
跳楼结绳逃生三楼以上慎用
跳楼结绳逃生,也是火场逃生的方法之一。跳楼结绳逃生,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使用。跳楼虽可求生,但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,所以要慎之又慎。
如果住在二楼,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,可以通过跳楼结绳等方式逃生,跳楼逃生前最好事先往地面上扔棉被、沙发垫等松软物品进行铺垫。结绳时一定要系死扣,将绳拴在牢固物体上,防止绳索松动或断裂。
如果被困在三楼以上,千万不要急于跳楼。只有在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垫并指挥跳楼时,或非跳楼即烧死的情况下,才可采取跳楼的方法。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,或选择有水池、软雨篷、草地等方向跳。
同时,被困三楼以上,最好也不要采取结绳方式逃生。结绳是否是死结,床单、衣物等物品是否结实等都直接影响到逃生结果。另外,一般情况下,居民家中都不备有手套,结绳逃生时没有手套保护,双手很难承受摩擦所产生的痛感和灼热,容易失手坠落伤亡。
部分素材来源:EHS俱乐部
由广东消防综合编辑
▶【国内首次】]云雾重重 530米高广州东塔上演直升飞机高空救援大片,你不看看?[附视频]
▶【关注之一】“119消防安全宣传月”消防蜀黍带你观看各地“119消防安全宣传月”启动仪式活动!
▶【关注之二】“119消防安全宣传月”消防蜀黍带你观看各地“119消防安全宣传月”
▶【关注之三】“119消防安全宣传月”消防蜀黍带你观看各地“119消防安全宣传月”
主 编: 伍文彪
本期编辑:齐露露
素材来源:EHS俱乐部
由广东消防综合编辑
▶【国内首次】]云雾重重 530米高广州东塔上演直升飞机高空救援大片,你不看看?[附视频]
▶【关注之一】“119消防安全宣传月”消防蜀黍带你观看各地“119消防安全宣传月”启动仪式活动!
▶【关注之二】“119消防安全宣传月”消防蜀黍带你观看各地“119消防安全宣传月”
▶【关注之三】“119消防安全宣传月”消防蜀黍带你观看各地“119消防安全宣传月”
主 编: 伍文彪
本期编辑:齐露露